Skip to content


财政预算案演讲稿(2):促请设立调查委员会彻查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 46亿令吉丑闻

首相兼财政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在他的2008年财政预算案的演讲词中,提醒了马来西亚人,这些年来的历史演进与其意义。

首相在国家庆祝50周年独立的庆典,及提呈迈入第二个 50周年阶段的第一份预算案时,用这样的开场白提醒国民。

对我而言,这份2008年的预算案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一块“试金石”,以测试首相是不是真的打算“说到做到”,实行他的廉政计划以及实践他对马来西亚人所承诺的:打造一个廉洁、无贪污、具公信力、透明、值得信任与负责任的行政单位,并且正如他承诺的不会对部长以及官员们实行“犯罪却免罚””的文化?

又或者,他会打破自己最后的誓言“绝不批准涉及无数个亿令吉拯救大白象计划”(正当他所承诺良好施政的其它诺言已经破灭)。

事实上,我对阿都拉的2008年预算案感到非常的失望,因为他完全无法通过这个“验金石”。

首相只字不提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46亿令吉丑闻,这个在马来西亚历任首相以来犯下的最大金融丑闻。甚至较 20年前马哈迪时代创下的25亿令吉土著金融丑闻更严重!

敦马哈迪曾经说,涉及25亿令吉的土著金融丑闻是“找不到凶手的滔天大罪”!而如今在阿都拉领导之下的 46亿令吉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丑闻,是不是又一项“找不到凶手的滔天大罪”?

阿都拉无法对46亿令吉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丑闻作出交待,等于无法履行首相与财政部长的职责,更不能为其他部长、副部长或是政务次长们设立一个具公信力与财务廉洁政权的榜样!

这是因为,在过去两个星期,交通部长拿督陈广才(在他突然告假之前,引发了一场关于他向内阁呈辞的揣测),而副财政部长拿督阿旺阿迪胡申及政务次长拿督斯里希尔米误导国会及人民,没有说出关于以46亿令吉拯救巴生自由贸易港的真相及事实。

在上个星期,国会通过了2007年的119亿付加供应,财政部在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情况下,要求2亿6000万令吉给巴生港务局。

希尔米昨天在国会总结辩论时,我与他争辩后才揭发,该2亿6000 万令吉是政府以46亿令吉拯救PKFZ的首笔款项,因为从今年开始,当局必须付还5亿1000 令吉,作为偿还PKFZ承包商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所发出债券。

同时在我不断的追问下,希尔米才透露国会及我国纳税人有权知道的信息,他在国会读出政府以46亿令吉拯救PKFZ的付款安排,即:

2007 – RM5亿1000万
2008 – RM6亿6000万
2009 – RM6亿6000万
2010 – RM7亿7200万
2011 – RM4亿8700万
2012 – RM7亿3300万
2013 – RM1亿7000万
2014 – RM1亿7000万
2015 – RM1亿7000万
2016 – RM1亿7000万
2017 – RM1亿7900万
总共 – RM46亿8100万

然而,陈广才、希尔米与阿旺阿迪全都是这项阴谋的合谋者,在陈广才、阿旺及希米乐分别于8月28日、9月4日及9月5日给我的答复中,他们皆误导国会及人民,否认有这项46亿令吉的拯救计划。

阿都拉身为首相及财政部长,在星期五的财政预算案中,无法解释清楚46亿令吉拯救巴生自由贸易区的丑闻,他必须为内阁合谋误导国会及人民负责,从未在任何首相任内发生的最大宗财务丑闻已爆发。

直到现在,我提出的数项问题仍然没有具公信力的答复,在这一季国会的第一天(即8月27日),国会也拒绝针对巴生自由贸易区丑闻进行辩论,这些问题包括:

1. (i)尽管遭到财政部及总检察长署的反对,仍买下1000依格土地供作巴生自贸区的阴谋诡计。
(ii)管理不当导致Jebel Ali Free Trade Zone (Jafza)撤出上述计划,导致上述计划变成“大白象”,以及
(iii)巴生自贸区可疑的超出预算的成本,原本预算的11亿令吉,突然增加至46亿3000万令吉。

2. 为何前任交通部长林良实及现任交通部长滥用职权,非法的发出“支持信”给Kuala Dimensi,好让后者通过发债券筹集40亿令吉资金,而目前它必须由政府在46亿令吉拯救PKFZ计划承担起来。

3. 如果真的用46亿令吉拯救巴生自贸区,为什么要政府和2600万马来西亚人来承担?不管较早时是否保证巴生自贸区是可行的、自筹,并且一令吉也不会动用到公众资金。

4. 为什么首相违背“不再拯救变成大白象的上亿令吉巨型计划”的诺言-这可说是过去任何首相在位初期最大宗的财务丑闻。

我为阿旺在上个星期二提呈2007年付加供应预算政策总结辩论时的答复感到遗憾,针对46亿令吉拯救巴生自贸区丑闻,他犯下了只说对一半甚至说谎的严重错误。

我促请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彻 查巴生港口自贸区46亿令吉丑闻,正如20年前设立以阿末诺丁为首的调查委员会,针对25亿令吉土著金融丑闻进行调查一样。

(1)巴生港务局(PKA)以每平方公尺25令吉向KUALA DIMENSI 私人有限公司购买Pulau Indah 的1000英亩地,而其实财政部及总检察长署曾建议在征地法令下,以每平方公尺10令吉收购上述地段

这里产生了巴生港务局及交通部的做法,究竟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还是Kuala Dimensi 私人有限公司(KDSB)和特定个人的利益?

针对1000英亩地应该付还KDSB多少钱,也曾引起多方长久及激烈的争执,这家公司在1999年以每平方公尺3令吉购得上述地段。

这一边厢,是财政部及总检察长署要基于“公众目的”,通过征地法令以每平方公尺10令吉收购土地,而交通部及巴生港务局则想要基于“一方愿卖,一方愿买”原则,以每平方公尺25令吉收购土地。据我了解,早在2000年,交通部及港务局就已经达致“一方愿卖,一方愿买”的协议,这项协议并未获得财政部或内阁的批准!

特别是总检察长署,他们反对由交通部及港务局极力推荐的“一方愿卖,一方愿买”原则,因为这1000英亩的土地,还面对数项官司及诉讼,这意味着上述原则将等同于“歪曲事实”或甚至“错误陈述”。

不过,当巴生港务局及交通部最终在“一方愿卖、一方愿买”的原则下,以每平方公尺25令吉的价格成交时,当时的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林良实做了绝对保证说,巴生港口自贸区是可行的、自筹的,不会要求政府出资。

那么,为什么在港务局及交通部拒绝了财政部及总检察长署以每平方公尺10令吉收购上述地段后,纳税人现在要对这项46亿令吉的拯救计划负责?如果当时他们接纳财政部及总检察长署的建议,那么,他们只需用3亿7000万令吉的公款来购买Pulan Indah 1000英亩的土地给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今天就不会面对要以46亿令吉在拯救巴生港口自贸区。

土地价值比KDSB在1999年以9500万令吉购买时剧升19倍(18亿令吉),谁才是这个涨幅的真正受益者?这正是巴生港自贸区丑闻调查委员会的真正目的-不管是来自马华或是巫统的知名人士,还是民都鲁的国会议员张庆新(他是巴生港自贸区的主要头头),他曾经就政府不允许巴生港务局依协议,以每平方公尺25令吉的价格,购买Pulau Indah 的1000英亩土地,表示寻求法律途径。

(2)巴生港自贸区的成本从11亿令吉狂飙到46亿令吉,它的发展成本也从4亿令吉狂升至28亿令吉

当巴生港自贸区第一次被宣称为可行计划及自行筹措资本时,当时提出的发展成本为4亿令吉。但是发展计划如今已经剧增到28亿令吉,虽然交通部和港务局企图通过将其中的10亿令吉分开列为“利息、专业费及各项开销”,这笔开销之前是发展成本的一部份,正如总稽查长的报告所说那样。

发展成本从原本内阁批准的4亿令吉狂升至24亿令吉,是不合法的,因为他们在没有经过内阁及财政部的批准及授权下拨出。

可悲的是,一些人还企图 责怪杰巴阿里自由贸易机构(Jafza)建议两个阶段在同一时期进行发展,导致发展成本从4亿令吉狂升至28亿令吉。这不仅是缺乏公信力,也同时反映港务局官员欠缺专业水平及无能。

(3)交通部长发出四封“支持信”,让KDSB通过特别管道发行38亿令吉的债券

交通部长发出四封“支持信”,让KDSB通过特别管道发行38亿令吉债券,这被视为由于有政府做担保,以致上述公司被马来西亚评级机构有限公司列为3A的良好级别。

这是不合法,也是严重滥权,因为只有内阁可以授权政府担保债券,而且只有财政部可以做担保。内阁从来没有授权发出上述四封“支持信”。

第一封支持信是由前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林良实签发的,而另三封是陈广才签发的。

阿旺在由交通部长签发的“支持信”一事上误导了整个国会,这令人遗憾。

财政部副部长阿旺阿迪表示:“我已经亲自阅读了这些‘支持信’,事实上这并非一项保证,这不过是部长对这项计划表示支持,因为这是重要的公共计划,身为交通部长的他将努力确保该公司有能力偿还贷款。”。又或者如他之前所说:“‘支持信’只是告诉评估机构,这是一项政府计划,交通部将确保该公司将尽力偿还。”

阿旺阿迪所说的并非事实。交通部发出“支持信”让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债券,已为投资者提供一项间接性的政府保证,尽管交通部长并没有权力这么做,因为该“支持信”写道:

“……只要所拖欠的贷款还没清还,那么我们将全力确保巴生港务局有能力(有能力偿还全数和准时的情况下)偿还有关贷款……”

从“支持信”的内容来看,显然清楚透露了间接性保证,根本没有可以狡辩的空间,为何阿旺阿迪却给予错误印象,并尝试误导国会。

我挑战任何一名内阁部长出面否认这项指控,即这显然是因为政府接受交通部的“支持信”,相等于政府为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债券所作的保证,因为内阁较早前基于交通部长所发出的这4封“支持信”,追溯性批准了未经授权的政府保证让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债券。

结果,内阁亦同意以46亿令吉拯救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的丑闻。

问题是,为何没有采取任何严厉惩罚行动对付该名不合法地发出“支持信”的交通部长,而有关信件已迫使内阁给予追溯性批准和出手拯救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丑闻。

是否有一个独立稽查机构,以调查究竟为何这项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46亿令吉丑闻得以发生,导致我国纳税人被迫共同承担这项损失,但少数的朋党却因为这笔为数百万、千万和数以亿令吉计的横财而成了暴发户?

允许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13亿1000万令吉债券的第一封“支持信”是由前任交通部长林良实于2003年5月28日,即他担任交通部长的最后一天所签发的,随后他便告假一个月并辞职。

签署这封不合法的“支持信”以让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13亿1000万令吉债券是否是林良实担任交通部长的最后举动?这引发严重质疑林良实在其最后一天担任交通部长的妥当性和廉正性,这必要被彻底调查。

最近,林良实已患上选择性记忆,忘了他担任交通部长时在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丑闻中的角色。

林良实怎么能够自欺欺人地声称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计划“效仿杜拜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是一项很好的重要概念”,但是如今却成了全国性灾害,需要46亿令吉来拯救。

林良实说,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的原先概念是要效仿杜拜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那般拥有4500座工厂以供应给整个中东海湾区域,并和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结合港口交易,并带来至少一半的工厂以供应给东南亚。

在导致46亿令吉庞大金融丑闻后,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在吸引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的2250座工厂到巴生港口的目标方面究竟有何表现?至今是否已达到该目标的10% 、5%或甚至是1%?

更糟糕的是,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原本拥有15年合约,以成为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的管理咨询和协助引进杰巴阿里国际自由区专才到这个领域来,却因为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行政和管理上的繁文缛节而退出了。

吊诡的是,为何林良实提及前首相马哈迪的名字,并特别指出当年马哈迪所主持的内阁会议,已批准其建议“获得土地”供予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发展。

林良实是否企图推卸责任,并试图暗示应该为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46亿令吉丑闻负起全部和最终责任者应该是马哈迪?

不过,林良实却对内阁当年为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征地1000依格的决议展现其极为选择性的记忆,并声称他忘了当年征地的实际价格。这可信吗?那么他是否也忘了当初他在2003年5月28日最后一天担任交通部长时,不合法地发出“支持信件”允许Kuala Dimensi私人有限公司发行债券?

而首相署部长纳兹里促请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沙里尔“闭嘴”,别再针对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调查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46亿令吉拯救计划丑闻一事发表评论,亦是一种极为不恰当和武断的做法,特别是当纳兹里本身作为内阁成员曾参与决定这项拯救计划,是涉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之一。

星期四,公共账目委员会与港务局就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丑闻开了两小时的会议, 港务局总经理拿汀冯惠珠在一名会计师、行政职员与交通部官员陪同下,与总秘书拿督查卡利亚以及金融部、策划部与港口分部的代表们,针对巴生港口事件给予简述。

在两小时的会议后,公账委员会主席沙里尔告诉传媒,该委员会对于上述会议所得到的解释非常“不满意”。

沙里尔说,“巴生港自贸区的情况,远比报章所报道的还严重。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首相署部长纳兹里昨天就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拿督沙里尔对媒体发表的谈话动怒,他对《星洲日报》媒体表示,促请沙里尔“闭嘴”,并指出在港务局调查完毕前就对媒体谈话是错误的做法。

这并不是沙里尔首次以港务局主席身份在调查期间发表意见,然而,过往三年以来,纳兹里从来就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或异议。

为什么纳兹里对港务局调查46 亿令吉丑闻事件的进展如此敏感与关注?是不是因为纳兹里作为首相署部长批准了 46亿令吉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在事件当中涉及了切身的利益?

针对港务局调查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事件,纳兹里才是应该“闭嘴”的人,以免影响港务局调查上述丑闻的独立性。即使纳兹里是内阁当中负责国会事物的部长,他应该了解港务局执行任务时,只需要直接向国会汇报而不需要向纳兹里交待。

Posted in 事件.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