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纳吉务必快速地意识到,除非他可以为两大丑闻给予全面和满意的交代,否则就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化解他所面对的严重信任赤字危机

拿督斯里纳吉已经是国家58年历史上,在所有族群中拥有最低信任赤字的首相,并在巫统大会后继续下坠,而过去三天内不同的负面事态发展和事故让纳吉的两大丑闻继续保持高调。

在过去24小时中,《当今大马》有以下6则的负面故事:

  1. 首相向电竞圈示好招引嘲讽
  2. 澳洲法院关闭和一马公司有关的基金
  3. 总稽查司的一马公司报告延迟交给公账会
  4. 努鲁依莎和蔡添强表示,为了揭露一马公司的真相,需在法庭上盘问纳吉
  5. 一马公司多姿多彩的家庭和友人
  6. 马来西亚警方在曼谷向祖斯多录取口供

在一天前,有两篇关于前马华公会总会长敦林良实和纳吉在两大丑闻上的司法纠葛的报导,这和纳吉针对林良实的起诉,还有林良实针对纳吉的反起诉有关,以及这名前马华公会总会长指控纳吉,并没有抱着纯粹想要寻求法律赔偿的动机来向林良实展开法律诉讼,否则纳吉就应该起诉所有在过去及现在批判他的巫统领袖,比如敦马哈迪,还有《华尔街日报》和《砂拉越报告》。

《当今大马》在它题为“人民要知道有关26亿令吉捐款的三个理由”之报导中,引述资深律师Tommy Thomas在吉隆坡高等法庭人民公正党的26亿令吉捐款诉讼案上所说的,马来西亚人要知道有关纳吉私人银行账户里的26亿令吉捐款的三个理由是——(i) 是谁给这笔捐款;(ii) 钱怎么样了;以及(iii) 为什么要给这笔捐款。

《马来邮报线上》在星期一也刊登一篇题为“一马公司告诉法庭,人民公正党针对纳吉的诉讼介入了进行中的调查”的报导,这家陷入麻烦的官有公司代表律师向法庭呈报,人民公正党针对纳吉和其他人的诉讼,企图要介入政府针对26亿令吉捐款丑闻那还未完成的调查。

《马来西亚局内人新闻网》在同一天刊登一篇由亚洲策略及领袖中心(Asli)旗下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席——丹斯里拉蒙纳瓦拉特南所写题为“巫统主席演讲可以更加平衡”的文章,该文章痛惜纳吉没有能力为两大丑闻给予全面及满意的交代,以让这两大丑闻可以永久的平息下来。

《当今大马》也在星期一刊登玛莉亚姆莫塔一篇题为“新巫统的黑武士”的诙谐但严肃的文章,该篇文章是回应巫统日仑国会议员在巫统大会上形容纳吉是“真命天子”,并以此做为纳吉“被左右前后上下攻击”的理由。

媒体在星期天,即第69届巫统大会结束后的24小时,充盈着文章和揣测在巫统大会上明显屹立不倒的纳吉,是否已经成功将两大丑闻掩埋掉。

而过去两天内,许多和纳吉的两大丑闻有关的新闻报导,为这个问题给予清楚及毋庸置疑的答案。

这是纳吉和巫统领导层务必赶快学习到的教训,那就是只要首相还是拒绝做出全面及满意的交代,所有的这些巫统代表在巫统大会上对纳吉的谄媚,都不能将纳吉的26亿令吉“捐款”和一马公司这两大丑闻掩埋掉,而这两大丑闻还是会占据着公共言论空间。

这样的情况尤其严重,因为纳吉的两大丑闻已经去到国际层面,有至少7个国家各别展开调查,这让纳吉政府不可能在无远弗届的讯息世界里把两大丑闻封禁起来。

不单是对3千万名马来西亚人民而言,也对全国各地的300万名巫统党员来说,这两宗丑闻和他们因着消费税的实施,在收入减少加上生活开销直线上升的时期,而面对新挑战的时候,才是现在真正的课题,即使这些课题都被纳吉和巫统大会所忽略。

纳吉是否会在事情还没有来到太迟的时候学习到教训,就是除非他开始在两大丑闻上证明自己的清白,不然他就不能化解他的信任赤字危机。

纳吉在他上周四的巫统主席演讲里,只各别用一个段落来阐述他的两大丑闻。

针对一马公司,他表示它“正被处理,并在完成的阶段”,“随着出售Edra,一马公司的债务已经减少170亿令吉”,这是“一马公司合理化计划进行顺利”的证明。

这只是纳吉在一马公司丑闻上耍弄的骗人把戏,因为他、政府和一马公司一直都在刻意和极力的避免提及一马公司所累计债务的最新数目。

经常被引述的420亿令吉这个数据,是一马公司在2014年3月的整体债务。而根据丹斯里慕尤丁在7月26日最后一次以副首相身份发表的演说,一马公司的整体债务已经超过500亿令吉。在现在可能已经达到550亿令吉。

那么,随着Edra被出售给中国广核集团后,一马公司目前的债务状况又是怎样的:是否是420亿令吉减去170亿令吉,剩下250亿令吉?还是550亿令吉减去170亿令吉,剩下380亿令吉,或只比去年一直被提及的420亿令吉这个数字少40亿令吉?

当纳吉不准备向国会和国家提供如此基本的资料,他在回避为两大丑闻担责上所犯下的欺瞒手段和其他欺骗行径是如此的明显,假如他要挽救他的诚信,他就必须不要再耽搁证明自己在两大丑闻上是清白的。

Posted in 媒体, 纳吉, 金融丑闻.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