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赛夫丁明天将在国会总结时,是否会公开承认2018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尴尬结局,是他担任希盟政府的外交部长时一手造成的,而民主行动党对拟议签署有关公约一无所知,却成为妖魔化的对象,被描绘成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和反王室?

明天赛夫丁将以通讯与多媒体部长的身份在国会做2021年财政预算案的部门总结。

他是否会公开承认2018年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的尴尬结局,是他担任希盟政府的外交部长时一手造成的,而民主行动党对拟议签署有关公约一无所知,却成为妖魔化的对象,被描绘成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和反王室?

2018年杪ICERD的课题开始爆发时,我人在中国。

2018年11月19日,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说签署ICERD牵涉修改《联邦宪法》,除非有三分之二的国会多数议席,否则“不可能进行”。

2018年11月24日,我在中国苏州举行的江苏省马来西亚联谊会年度晚宴上发言。我说没有任何一个马来西亚人民愿意以另一个513种族暴乱为签署ICERD的代价。毫无疑问,有不负责任的方面正企图煽动和加剧种族和宗教间的猜忌、敌意和仇恨,从而制造在马来西亚复制另一场513种族暴乱的条件。

我在发言中表示:

“ICERD违反马来西亚宪法、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和反马来统治者吗?”

“根本没有必要煽动和加剧种族和宗教间的猜忌、敌意和仇恨,从而制造另一场513种族暴乱。我很肯定,要是ICERD违反马来西亚宪法、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和反马来苏丹,绝大部分的马来西亚人民,不论是什么种族或宗教 ,都不要马来西亚签署ICRED。”

“我还在等待这道问题的答案:世界上有19亿穆斯林,当中生活在已经签署ICERD国家的99%人口,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吗?”

“为什么马来西亚把自己和有57个成员国的伊斯兰合作组织的绝大部分国家切割开来 ?因为在这57个国家中,只有马来西亚和文莱还没有签署ICERD。”

“38个奉行君主制度的国家中,36个已经签署ICERD,包括在1969年签署的英国,1970年的挪威,1971年的瑞典、丹麦和荷兰、1974年的约旦、1975年的比利时、1995年的日本和1997年的沙特阿拉伯。”

“绝对没有一丝迹象显示,这36个签署了ICERD 的国家已经破坏了它们的君主制度,并引向废除这个制度。”

“ICERD的课题是给所有马来西亚人民的一记警钟。它显示要是我们允许政治投机分子和亡命之徒,利用恶毒的谎言、仇恨、种族和宗教政治肆虐,以至爆发种族和宗教冲突的地步,那么让马来西亚人民在2018年5月9日做出历史性决定的“新马来西亚”愿景,虽然带来了60年以来第一次的和平及民主权力转移,并给世界看见民主作为政府制度,是为世界人民实现自由、正义和善政的希望,这个愿景仍然会落空。”

我们如今依旧活在充斥着谎言、仇恨、种族和宗教的有害政治中。这些有害政治在2018年的 ICERD 课题上巧妙地动员,至今依然如故。不管是今年2月的“喜来登行动”密谋推翻合法政府,并以后门非法政府取而代之,或星期四的国会会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过去11个月造成337人死亡的致命新冠肺炎,导致必须冻结国会,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然后第15届全国大选被无限期展延,直到新冠肺炎受控。

几天前,赛夫丁以国盟政府的通讯与多媒体部长的新身份,谈到了“信任赤字”的问题。他说“信任赤字”导致一些人在新冠疫情期间违反了标准作业程序和政府的指示。

他说,一项分析发现,有些人面临“信任赤字”的问题。他们除了生气、挖苦、愤世嫉俗和发表政治声明,也质疑卫生部提供的数据和国家安全理事会采取的行动。

赛夫丁是否意识到自己是造成“信任赤字”的其中一个国内政治领袖。他是希望联盟政府的外交部长时,允许谎言、仇恨、种族和宗教的有害政治,疯狂地把民主行动党妖魔化为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反王室?当时民主行动党不论是在政府内部或外部,都与外交部拟议签署ICERD无关。

这就是为什么我曾经问特别事务局前总监卜艾,在2015年至2018年间花费超过1亿令吉的特别事务局预算来妖魔化民主行动党为反马来人、反伊斯兰教、反王室,并且是共产主义者,以及美化一马公司丑闻。那么,赛夫丁明天是否会向国会保证,特别事务局的8,550万令吉是为了消除特别事务局先前妖魔化民主行动党和美化一马公司丑闻带来的双管齐下的消极影响,同时这8,550万令吉会用以打击假新闻和假消息?

还是他会赞同在野党的立场,完取消除为重新设立特别事务局的8550万令吉拨款,因为他本人在2021年预算案被提上国会之前,不知道有这么大笔的拨款?

明天的国会会议上,赛夫丁会是什么立场?

24小时内,自有分晓。

Posted in 人权, 假新闻, 国会, 媒体.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