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安全理事会重新斟酌在雪兰莪、吉隆坡和布城实施两个星期的有条件行管令的决定之际,让国家安全理事会主席同时也是首相的丹斯里慕尤丁解释,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是“缓解”——拉平曲线,把对经济和社会的干扰降到最低;还是“抑制”——确保没有新冠肺炎的感染和死亡病例。
这策略选择很重要,因为马来西亚人才能了解针对新冠肺炎的各项措施背后的理由,尤其是最近决定对雪兰莪、吉隆坡和布城实施为期两周的有条件行管令。
针对新冠疫情而实施封锁的措施,出现了新的见解。这些见解认为不论是全面或局部封锁,都是过于粗暴且经济代价昂贵的措施,尤其是这些措施很难长久地维持以至消除病毒。
在过去的七个月中,证据显示有能够以更低成本减缓新冠病毒传播的替代策略。
我本人对政府的策略是“抑制”还是“缓解”感到茫然。
政府的策略看起来不像是抑制,以便没有感染和死亡病例,否则它就不会让沙巴的新冠疫情持续恶化一个月,以至累积了4,621个病例和导致35人死亡。
3月18日首次实施行管令时,马来西亚有790个累计病例和2个死亡病例。
如果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一边是“抑制”,另一边却让沙巴的新冠疫情持续恶化一个月,以至累积了4,621个病例并导致35人死亡,这样的政府不应该继续霸着位子。
如果策略是“缓解”,那政府能接受的新冠肺炎感染率是多少?
如果连雪兰莪州务大臣对于从明天开始在雪兰莪、吉隆坡和布城实施两周的有条件行管令都不知情,那慕尤丁应该解释他的政府怎么还能声称采取“全政府、全社会”的途径以对抗新冠肺炎疫情?
马来西亚人民不相信政府在拯救最多生命和最大程度减低对经济与社会的干扰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
国家安全理事会会不会重新斟酌在雪兰莪、吉隆坡和布城实施两周的有条件行管令?希望传来好消息。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