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马来西亚可以从德国那里学习到宗教共融的精神,在柏林有教会举办了一场穆斯林祈祷会,这表现出社群可以如何在一个冠状病毒的世界里更加紧密相连

马来西亚可以从德国那里学习到宗教共融的精神,在柏林有教会举办了一场穆斯林祈祷会,这表现出社群可以如何在一个冠状病毒的世界里更加紧密相连。

这件事情之所以会发生,乃是因为柏林有一家教会为了协助附近的回教堂遵循社交距离的指南,而举办星期五的祈祷会。

德国的宗教场所在本月稍早前重开,但信徒必须维持与他人相隔最少1.5公尺(5尺)的距离。

柏林的Dar Assalam回教堂平时在星期五可以容纳数百名穆斯林祈祷;但现在只能每次容纳50人。

而临近的玛塔路德宗教会就挺身相助,举办以阿拉伯语与德语进行的穆斯林祈祷会。

该间回教堂宗教师Mohamad Taha Sabry表示:“这家教会目睹了穆斯林如何受苦就询问我们‘你们是否需要空间祈祷?’这样的相挺的精神在现今这个时候愈加显得美妙。”

“这场瘟疫把我们铸造成一个社群。危机把人们团结起来。”

他在描绘着童贞女玛丽亚的彩绘玻璃窗环绕着的教堂里带领着穆斯林祈祷会的群众。

教会牧师受到穆斯林的祈祷声所感动,他这样说道:

“我参与了他们的祈祷会。我以德语致词。在祈祷中,我只能说是的,是的,是的,因为我们所关切的都是同样的,我还要向你们学习。而我们对彼此存有这样的感受是美好的。”

这是新冠肺炎瘟疫如何将不同的群众、国家和宗教团结在一起的感人事例。

马来西亚人民难道不能从这个发生在冠状病毒世界里的故事学习到什么吗?

试想想,如果发生在德国的穆斯林回教堂和基督教教会的社区精神的故事能够在世界各地上演的话,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我们应该在这个冠状病毒的世界里强调社区精神;而不是在不同的群众、国家和宗教间挑起仇恨、恶毒和敌视,导致新冠肺炎瘟疫的假新闻以前所未见的规模排山倒海的充满全世界。

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多元族群、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应该居于前线在对抗新冠肺炎的隐形战争中施行最好,而不是最糟糕的措施。

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他的开斋节献词里呼吁社区领袖带领终止新冠肺炎的传染,并也暗示行动管制令(MCO)的退场计划正在拟定中。

但这实在是太迟了,我在超过一个月前就已经呼吁退场计划策略和蓝图受到国会和马来西亚民众所讨论。

自3月18日实施MCO至今,已经过去了超过两个月了。

又有谁会料到新冠肺炎瘟疫在过去两个月中在全世界造成改变?

中国在两个月前还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但如今中国自新冠肺炎瘟疫在五个月前爆发以来,第一次没有新的确诊病例。

但新冠肺炎瘟疫在全世界还是如野火般肆虐,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540万宗,死亡病例也高达34万3000宗。

在过去24个小时里,全世界的日常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增幅第一次少过10万宗(还差不到150宗就10万宗);当MCO在3月18日实施时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到24万宗。

在马来西亚于3月18日实施MCO时,世界十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德国、美国、法国、韩国、瑞士和英国,但自那时候起,这个排名已经改变了,如今它是:美国、巴西、俄罗斯、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土耳其和伊朗,新入榜的国家计有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脱离这个榜单的则有中国、韩国和瑞士。

事实上,全世界头15个冠状病毒感染如野火般肆虐的国家的确诊病例占了全世界总病例的逾80%,它们的平均日常增长总和接近10万宗,就如以下过去24个小时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加最多宗的国家的名单所显示的:

1. 美国 – 21,902宗

2. 巴西 – 16,508宗

3. 俄罗斯 – 9,434宗

4. 印度 – 6,629宗

5. 秘鲁 – 4,056宗

6. 智利 – 3,536宗

7. 墨西哥 – 2,960宗

8. 英国 – 2,959宗

9. 沙地阿拉伯 – 2,442宗

10. 南非 – 1,218宗

11. 孟加拉国 – 1,873宗

12. 伊朗 – 1,869宗

13. 巴基斯坦 – 1,743宗

14. 卡达尔 – 1,732宗

15. 土耳其 – 1,186宗

我们必须时刻敏锐于其他国家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而这是为什么马来西亚在可能会维持二到五年的冠状病毒世界里所拟定的退场策略和蓝图获得人民的信任是如此的重要。

但倘若政府对于国会继续扮演好宪法所赋予的监督和审视的功能缺乏信心,它的退场策略和蓝图又怎么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呢?

Posted in 卫生, 宗教.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