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4月7日冒险地预测马来西亚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顶峰已经在4月3日达到,那时的总确诊病例是3333宗,我的预测是建基在我3月31日的媒体文告上,我在那篇文告里写道“目前已经出现了摩根大通有关马来西亚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在4月中旬达到顶峰,届时总确诊病例飙升到6300宗的令人忧心的预估,被证明是错误的迹象。”
我对于这样的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感到欣慰。
即使现在已经来到4月的最后一周,我们的总确诊病例都还没有达到6300宗;我们目前的数据是5692宗,并且我们可能到4月28日第二阶段的行动管制令结束时都不会达到6300宗。
卫生总监诺希山医生昨天报告说,马来西亚已经成功压平感染曲线,目前正处于铲除新冠肺炎瘟疫的复原阶段。
他表示根据预估模式的检验,自4月3日录得217宗新的确诊病例以来,卫生部就没有再看到更高的确诊病例数目。
该部曾经做好准备应对疫情在4月14日达到顶峰,且总确诊病例飙升到6300宗,但这个数据终究没有出现。
行动管制令(MCO)已经成功压平感染曲线。
马来西亚目前正处于复原阶段,而不是顶峰阶段,马来西亚人民都与诺希山同样期盼这个趋势能够持续下去,并确保病例能够被管制和减少。
正如诺希山所警告的:“但如果我们松懈下来,病例呈指数上升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延续我们在第一、第二和现在的第三阶段的MCO所做的是要紧的。”
疫情可能会在第三阶段的MCO于4月29日开始时出现更为显著的改善,且期盼新冠肺炎日常新增的病例数目从双位数降至个位数,甚至零病例增长的日子来到,不再是过度乐观的看法。
马来西亚已经加入韩国、澳洲、纽西兰和其他一小部分国家的行列,成为在新冠肺炎病例还没有呈指数上升的情况下就成功“压平感染曲线”的国家。要知道新冠肺炎病例一旦呈指数上升,就会造成破坏性极大和数目庞大的死亡如美国,该国的总确诊病例已经超过90万宗并逼近100万大关,而它的死亡病例总数已经超过5万宗(这占据了世界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总数逾四分一),或是欧洲国家如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德国,欧洲大陆的总确诊病例接近120万宗,死亡病例超过11万1000宗了。
但马来西亚人民也必须明白我们或许已经打赢了战役,但却还没有在对抗新冠肺炎的隐形战争中凯旋。英国的专家预计在新冠肺炎的有效疫苗被发现和广发供应,或者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力建立前,疫情可能会爆发多达六波。
全球的科学群体大多都同意病毒的疫苗可以在12个月的时间内找到,但也有其他人认为这个过程可能得需时最多两年的时间。还有一小部分的专家觉得疫苗不保证可以找到。
禁足措施已经持续缓减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增长,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在有效疫苗发展之前,随时准备应对病例再度回升的情况。
马来西亚作为其中一个有幸压平曲线的国家,我们获得了寻找最佳的退场策略和蓝图的机会,这样我们才能遏止新冠肺炎瘟疫和振兴经济,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的经济,都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正如我在志期2020年4月8日的媒体文告里所说的,国家安全理事会和卫生部把国家分类成新冠肺炎四色感染区——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的做法可以用作制定退场策略的基础,以便能够阶段性和地区性的对行动限制施予有管制的解除。
国家目前被分类成148个区域,即14个红区、7个橙区、62个黄区和65个绿区,行动限制的解除应该分阶段的进行,先从绿区和黄区开始,这两色的区域占了全国148个区域中超过四分三的部分。
我们应该采纳富有弹性、灵活性和创意的方式来制定和落实第三阶段的MCO的后新冠肺炎时代的最佳退场策略和蓝图,这样的方式务必要从根本上以公共透明化和问责为基础。
即使付出再多的金钱和努力,我们也无法挽回新冠肺炎无论是在马来西亚所夺取的96条生命或在世界上消灭的196971条生命;但我们必须竭尽所能预防更多的死亡,保护那些承受着瘟疫所造成的经济效应的生计。
政府必须优先着重全面的透明化和问责,这两个因素是争取全国人民给予不讨人喜欢的后新冠肺炎措施全力支持的关键。问责和透明化绝对不可被政府抛诸脑后。
马来西亚人民在2018年5月9日的标杆性的第十四届大选挺身拒绝的滥权和贪污,看来已经在近期死灰复燃。
一个案例就是向在野党选区分派食物救济上存在着歧视性对待,希望联盟国会议员如陈国伟、杨巧双已经针对此事申诉。
韩国在压平感染曲线上树立下很好的榜样。韩国外交部部长康京和将韩国控制疫情的成功归功于“绝对透明化”,以及一个开放和能够获取人民信任的政府。
康京和这样说道:
“我们成功的关键是向民众绝对透明:公布这个病毒如何演化的所有详情、它如何传播,以及政府的所有行动。”
试问如果政府连召开国会会议商讨新冠肺炎瘟疫事宜都害怕的话,它又怎么能获得这样的信任呢?
这就是为什么国会参与对于制定一个成功的退场策略和蓝图是举足轻重的,还有我们也需要在4月召开一场国会特别会议,以及在5月将新冠肺炎退场策略和蓝图呈上国会以寻求通过。
0 Responses
Stay in touch with the conversation, subscribe to the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